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成长心理 > 正文

了解一下伪娘的心理问题

发布时间: 2011-09-23 10:4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伪娘”一词来自日本,是指本来是男儿身,但动作、声音、穿着、容貌等都很像女孩。很多人认为伪娘是同性恋!伪娘是不是患者有心理疾病呢?今天就请专家为我们详细讲讲伪娘的心理问题

“著姐”是易性癖

刘著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生理上是男孩,但心理上完全是一个女孩。刘著的爸爸也承认:“著著从小就很像女孩子,这个我们也担心过。”对于刘著一直女装打扮这件事情,他一点也不避讳,“还记得他很小的时候,我们带他去剪头发他就会不开心好长一段时间。可能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已经有那种倾向了吧。”到初中的时候,刘著已经开始刻意留长发了。

专家解释,按照媒体描述的情况,刘著应该是一种易性癖。这种人群在心理上是女性,而在生理上是男性,这就是心理与生理性别刚好相反的情况。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对自己的生理性别不认同,打扮成异性的装束,有改变性别的要求。刘著就是如此,他穿女生的衣服觉得很舒服,穿男生的服装却不自在。记者注意到,刘著虽然表示自己不希望做变性手术,但实际上是担心手术带来的风险,他内心还是希望做一个彻彻底底的女性的。有数据显示,易性癖的发病率为1/14万~1/10万。

有网友提出刘著需要看心理医生。那么,刘著患有心理疾病吗?专家说:“在我国,易性癖目前暂时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障碍,而在西方国家,易性癖被认为是正常现象,或者称之为特殊群体。”今年2月,法国卫生部发布消息表示,易性癖在法国不再被认定为精神疾病,法国正式将易性癖从精神疾病的名单上剔除。据介绍,易性癖是指从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别,认为自己的性别与外生殖器显示的性别相反,而要求变换生理的性别特征,属于性别身份识别障碍。男女都有,以男性较多,男女比例约为3:1。一般来说,易性癖不算是患了心理疾病,这一群体也很少求助心理医生。

据了解,变性手术是目前对易性癖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外科医生在术前必须仔细排除这种易性的想法是否与某些精神疾病有关,并要仔细说明术后可能受到的环境压力。

伪娘不等于同性恋

专家指出,易性癖和同性恋都属于性心理障碍,但二者不能简单画等号。

在诊断易性癖时,需要与同性恋和异装癖区别开。同性恋者的性伙伴关系中,是从自己的生殖器上得到快感,没有切除外生殖器的要求。而易性癖者的性伙伴关系一般是追求自身心理上的满足或心身合一,往往不让性伙伴触碰自己的外生殖器,有改变生殖器的要求;易性癖者虽然也像异装癖者一样穿异性服装、做异性打扮,但完全是出于心理上的需要,觉得自己就是个异性,因此在穿着异性服装时并不引起性兴奋,而异装癖者则在穿着异性服装时,伴有引起性兴奋、得到性满足的特点。

有网友调侃说,2010年的“快乐男声”是伪娘集体出动,没有一个加强连,也有一个加强排,本是清一色男子汉,却本意或者故意地做出女儿态。陈佐明教授说,舞台上的反串和易性癖不同,要区别开来。

鲁迅曾经说过,中国最伟大最永久的艺术就是男人扮女人。中国传统戏曲有反串的传统,比如男旦造就了很多大师级戏曲家,如梅兰芳。如今比较有名的反串演员有李玉刚。2010年“快乐男声”集体出现的伪娘,除了刘著,基本都是反串演员,他们都具有正常男性心理特征,只不过在舞台上扮成女性而已。

有网友说刘著是人妖,专家更不认同。人妖的性心理正常,对自己的男性性别认识清楚,只不过为生活所迫,从小服用雌激素,促使皮肤光滑、乳房发育、外生殖器萎缩,外表看起来像女性一样。

伪娘一词起源于日本,日本演艺界的伪娘更是泛滥,比如内山怜也、春莱爱等,这些伪娘大多是反串演员,只有极少数是像刘著一样的易性癖。在国际上比较有名的易性癖艺人是韩国的河莉秀,经过手术整形,河莉秀已经彻底变身为女性。

易性癖或与童年经历有关

易性癖产生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传统认为与其幼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有关。如有的父母生了个男孩,却偏偏想要女孩,于是违背客观事实,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打扮、教育孩子,使孩子的性别认知心理被扭曲而导致易性癖。“目前学术界推测易性癖和小时候的生长环境有关,比如父母把男孩当女孩养等。”专家说。

但是,也有易性癖者幼年期受过父母正确的性别教育,女孩穿女性化的服饰且被父母教育表现文雅温柔的一面,男孩穿男性化的服饰也被父母教育表现勇敢大胆的一面,但是易性癖者本人拒绝接受父母的性别认知教育,坚决要求内外都表现出异性化喜好的特点,因此,传统认为易性癖者与父母幼年性别教育不当的说法其实是不全面的。目前国外有个别科学实验已发现部分易性癖者的易性癖倾向与大脑组织结构有关。还有另一个说法,认为胎儿在母体妊娠期内激素分泌不当,导致先天易性癖。

飞华健康网心理专家提示:对于家长来说,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家长应该做好培养和教育,从小做起,培养一个正确的心态和良好的习惯有利于身心健康。

详情可登录成长心理专题http://psy.fh21.com.cn/czxl/或向专家免费进行咨询,届时专家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详细的解答.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英国女孩巨资整形扮伪娘
英国女孩巨资整形扮伪娘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当整形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一部分的同时,来自英国伦敦北部地区一位名叫韦斯特伍德的女孩却宁愿花费数千英镑巨资整形职位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以假乱真的男扮女装者。年仅21岁的韦斯特伍德告诉记者她平日里都喜欢戴上夸张的假发,化着浓妆,穿着紧身衣出门。她说她希望自己在晚...[详细]
发布于 2012-07-23

最新推荐

高三不在状态怎么快速调整
高三不在状态怎么快速调整
高三学生状态不佳可通过调整作息、优化学习方法、管理情绪、改善环境、适当运动等方式快速恢复。1、作息调整:睡眠不足或紊乱会直接影响认知功能和情绪稳定性。建议固定就寝与起床时间,保证6-8小时高质量睡眠,午间可安排20分钟小憩。睡前1小时避免使...[详细]
2025-04-25 15:09
大多数女性不愿接受的真相:有些事你不愿信,但它是真的
大多数女性不愿接受的真相:有些事你不愿信,但它是真的
大多数女性不愿接受的真相:有些事你不愿信,但它是真的有些话,不刺耳,但不愿听;有些真相,不残忍,却难以接受。尤其是女性,在成长和生活的路上,总有那么几个“真相”,像镜子一样冰冷,又像灯一样刺眼。不是不给机会,而是很多人从未愿意睁眼看清。1、...[详细]
2025-04-25 15:04
高三应该玩游戏吗
高三学生适度游戏可以缓解压力,但需平衡学习与娱乐,避免沉迷影响备考效率。1、压力调节:高考冲刺阶段长期高压可能引发焦虑,适度游戏能激活大脑奖赏回路释放多巴胺。建议选择单局时长≤15分钟的休闲类游戏,每天总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避免睡前2小时...[详细]
2025-04-25 15:03
高三还在玩手机到半夜怎么办
高三还在玩手机到半夜怎么办
高三学生深夜玩手机影响学习效率,可通过调整作息、心理干预、家长监督、时间管理和环境优化改善。1、调整作息:长期熬夜玩手机会打乱生物钟,导致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建议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睡前1小时关闭电子设备,使用渐进式放松训练帮助入眠。可尝试褪...[详细]
2025-04-25 14:58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会怎么样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会怎么样
高三沉迷手机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情绪波动加剧、生物钟紊乱、社交能力退化、考试焦虑加重。1、学习效率:手机高频使用会分散注意力,大脑频繁切换任务导致认知资源耗竭。建议采用番茄工作法,每25分钟专注学习后允许5分钟查看手机,同时关闭非必要通知。...[详细]
2025-04-25 14:52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正常吗
高三了还在玩手机正常吗
高三阶段频繁使用手机可能由学业压力释放、时间管理失衡、同伴影响、家庭监管缺位、手机依赖倾向等因素导致,需通过目标设定、行为替代、环境控制、认知调整、专业干预等方式改善。1、压力释放:高考压力可能引发逃避行为,手机娱乐成为即时减压渠道。建议采...[详细]
2025-04-25 14:47
无能的人是怎样的
无能感源于自我认知偏差与能力发展的不匹配,表现为逃避挑战、消极归因、低自我效能感、社交回避、情绪压抑五种典型特征。1、逃避挑战:长期失败经历导致对困难任务的回避行为,形成"习得性无助"心理模式。改善需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暴露技术,从完成简单...[详细]
2025-04-25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