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怎么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呢?

发布时间: 2011-09-21 15:4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与社会的接触也越来愈多,他们常常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而家长是与他们接触最久的人,更容易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所以孩子们密切需求得到家长的帮助。今天就请专家为我们详细讲讲孩子的心理问题

由于父家长要成为孩子的“心理医生”,则应学点儿童心理学知识,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可以从心理学书籍、医学科普报刊、电台电视台的医学心理学专栏,也可以听取心理学方面的讲座,都能获得一定的儿童心理学知识。要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1 细心观察

多数情况下,由于心理活动较隐蔽,它不像孩子的外在行为和情绪变化那样容易看出来,它需要细心观察。例如,观察孩子的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通常就是通过眼睛来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接受其他心理活动的。各种感官对外界刺激的感受程度不同,其中眼睛对刺激的反应最为强烈。几种感觉器官接受外界信息所占比例分别为:视觉占87%、听觉占7%、嗅觉占3.5%、味觉占1%。可见,目光接触在人际交往中有极为重要的功能和辅助作用。平素孩子的眼睛是明亮活泼的,而且说话时无拘无束地和你服光相遇。要是他眼珠暗淡呆滞,而且尽量回避你的目光,这就表明他心事重重。也可以看他说话的情况,孩子平时说话不会吞吞吐吐,如果出观了这种情况,表明他心里有了矛盾。还可以观察他的行为,孩子平日吃什么都香,这两天却胃口不好。在排除疾病的因素后,应考虑是情绪抑郁影响了胃口,等等。

 2 深入交谈

观察不一定全面、准确,还应该有必要的谈话。在拿不准谈话方向时,可以先试探地随便谈,问他一些学习上的情况,一些有关老师和同学的情况,在这种谈话中你可以发现孩子的“触痛点”。例如,他不愿谈某门功课的情况,便可以估计到这门功课的学习可能有了问题,这便可能是他的“触痛点”,这样就可以确定进一步谈话的方向。如果已经把握了谈话方向,便可以单刀直入地展开谈话。对已经显露出情绪郁结的孩子,为了避免孩子的对立与顾虑,可以先安慰再谈话。

  3 全面调查

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心病”多是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这就需要向老师、同学作调查、有时还需要深入细致全面的调查。通过调查他在学校里遇到的事情,弄清了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当然,由于青少年往往比较敏感,因此,在调查时尽量避免让学生产生被跟踪、被监视的感觉。

  4 综合分析

通过观察、交谈与调查,可以把得到的材料仔细分析、综合,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心病”所在。大部分孩子不会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对于家长而言,知道了表现和原因就够了,无需再去套用某种专业名称,如忧郁症、强迫症等。其关键在于帮助孩子调节改善心理状态,使孩子尽快摆脱不良的心理状念。

以上就是“孩子的心理问题”的介绍,仅供参考。在家庭中,与孩子的沟通以谈心为主,千万不能对孩子采用暴利手段,一定要有条理的说出令孩子信服的话。如果你还有其它有关孩子的心理问题的问题,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进行了解。

详情可登录成长心理专题http://psy.fh21.com.cn/czxl/或向专家免费进行咨询,届时专家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详细的解答.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怎样发现孩子心理行为有问题
怎样发现孩子心理行为有问题
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可能表现为情绪波动大、社交困难、学习效率下降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往往与家庭环境、学校压力、社交关系等因素有关。比如,家庭氛围紧张可能导致孩子情绪不稳定,学业压力过大会让孩子产生焦虑,而社交中的挫折可能让...[详细]
发布于 2025-01-13

最新推荐

多重人格是为了保护主人格吗
多重人格障碍解离性身份障碍中出现的替代人格,多数情况下是大脑为保护主人格免受极端创伤而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一现象主要与童年期反复虐待、长期情感忽视、重大事故冲击、战争或暴力事件、宗教或文化压迫等创伤经历有关。1、创伤防御:替代人格的核心功...[详细]
2025-05-28 06:03
分离识别障碍和多重人格的区别
分离识别障碍与多重人格是两种不同的心理障碍,主要区别在于症状表现和发病机制。分离识别障碍主要表现为对自身身份、记忆或意识的暂时性中断,而多重人格则涉及两个或更多截然不同的人格状态交替控制个体行为。1、症状表现:分离识别障碍的核心症状是身份认...[详细]
2025-05-27 07:08
多重人格和分离性身份障碍区别
多重人格和分离性身份障碍本质上是同一心理疾病的不同表述,临床诊断中统一使用“分离性身份障碍”这一专业术语。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表述方式而非病理本质,分离性身份障碍主要表现为身份分裂、记忆断层、现实感丧失三大特征。1、术语演变:“多重人格”是大...[详细]
2025-05-27 07:07
分离性身份障碍和多重人格区别
分离性身份障碍和多重人格是同一种心理疾病的不同表述,均属于解离性障碍的核心类型。分离性身份障碍是临床诊断术语,多重人格是通俗描述,两者区别主要体现在术语规范性和症状理解深度上。1、术语规范性:分离性身份障碍是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详细]
2025-05-27 07:05
多重人格治愈后病人会有记忆吗
多重人格治愈后病人会有记忆吗
多重人格障碍治愈后患者通常能保留部分记忆,但记忆整合程度因人而异。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治疗方式、人格融合程度、创伤记忆处理情况、个体心理韧性以及病程长短。1、治疗方式影响:采用创伤聚焦疗法的患者更容易形成连贯记忆,该方法通过系统整合各人格记忆碎...[详细]
2025-05-27 07:04
多重人格要把第二个人格消灭么
多重人格障碍的治疗目标并非消灭其他人格,而是通过整合治疗帮助不同人格和谐共存。主要干预方式包括心理治疗、药物辅助、安全环境构建、创伤处理以及社会支持系统建立。1、心理治疗:整合性心理治疗是核心手段,通过长期稳定的治疗关系帮助各人格建立沟通机...[详细]
2025-05-27 07:02
多重人格治愈后子人格去哪里了
多重人格障碍治愈后子人格通常通过整合治疗融入主人格。整合过程主要涉及记忆融合、情感协调、认知重构、行为统一和身份认同重建五个关键环节。1、记忆融合:治疗中通过催眠或自由联想等技术,帮助主人格接纳子人格承载的创伤记忆。这些记忆往往因心理防御机...[详细]
2025-05-27 07:01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