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分析青少年心理特点

发布时间: 2011-08-29 12:0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青少年期是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个体,生理成熟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其心理特点特别是在智力发展、情感和意志表现、个性及言语表现上,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认知能力发展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首先表现在认识能力上,由于青少年时期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活动向学习者所提的要求有了质的变化,加上活动范围的扩大,使得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言语都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高度发展的概括化观察力。

概括化是观察力向成熟发展的重要标志。青少年可以利用日益发达的抽象思维能力组织、调节和指导观察活动,以提高观察的概括性。

2、获得成熟的记忆力

青少年的记忆力达到一个空前成熟阶段。意义识记代替机械识记而成为识记的主要手段;识记的目的性增强,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而居于支配地位;进入了记忆最佳时期。

3、形成理论型的抽象思维能力

从思维类型上看,少年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经验型的,在一定程度上仍需具体形象的支持,理论思维发展得不是很好。

二、个性的成熟

进入青年期,青年的个性虽然还有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展变化的可能,但已相对稳定。主要标志是:

1、自我意识趋于成熟

随着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以及独立安排生活道路这一客观要求的逼近,青年的自我意识日渐成熟。他们倾心于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及其社会价值;独立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并逐渐克服评价的片面性,力求全面分析;初步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能较好地进行自我教育。

2、世界观初步形成

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人个性意识倾向性成熟的主要标志。世界观萌芽于少年期,初步成型于青年初期,到青年中后期进一步成熟。青年对世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政治活动以及青年中后期生活道路给青年的锤炼是青年期世界观形成的基础。青年世界观的成型表现在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和恋爱都有了比较稳定而系统的看法。

3、兴趣、性格趋于稳定,能力提高

兴趣是个性倾向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青少年的兴趣是广泛而多样,逐步稳定,持久性提高,日益深刻。性格和能力都是最能表现个性差异的心理特征。性格在青年初期基本定型,此后的改变十分细小。能力有各种类型,不同类型能力发展的速度不尽相同,但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注意力等一般能力都要到青少年期才能趋于成熟,并在青年后期都先后达到高峰。

4、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水平提高

青少年开始进入自觉的道德水平阶段 ,形成信念,知道自己行动的原则 。这一方面表现在道德意识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日益加强,所掌握的道德准则范围广、质量高。另一方面表现在道德情感中的直觉式情感逐渐减少,伦理道德式的情感体验开始占优势。此外,道德理想更为现实,知行脱节的现象也日趋减少。

三、情绪、情感特征

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已趋向成熟和稳定,但与成人相比,又显得动荡不稳。其主要特征有:

1、热情、容易激动

青少年办事积极、富于热情,伤感易被激发,行动迅速,表现为奔放、果断。但由于生理和自我意识上的急剧变化,有时青年的情绪、情感容易过于激动。

2、情感的内容越发丰富、深刻

青少年的几种基本情绪如愤怒、恐惧、欢乐、悲伤和爱的起因以及表现特点与儿童期不同,表明其情绪情感已经从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由于智力和社会需要的不断增长,青少年慢慢地形成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和民族自豪感等,其深刻性和持久性明显提高。

3、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情感逐渐稳定

这一方面表现在青少年情感持续的时间延长,情感不再像儿童那样容易转换,受外部情境的影响减少。另一方面表现在青年的情感类型正从外倾型向内隐型过渡,他们能根据条件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表现出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的不一致。

四、意志特征

青年的意志发展迅速,其特征是:

1、完成意志过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青少年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乐于独自思考,想办法克服困难, 不像儿童那样轻易求助于他人,表现出良好的主动性;同时青少年能不依靠外力的督促和管理,自觉性日益增强。

2、行动的果断性增强

由于认识能力的发展和逐渐成熟,青年面对充满矛盾的问题时,能够按照一定的观点、原则、经验比较迅速地辨明是非,作出决定并执行决定。与少年相比,青年的轻率和优柔寡断都相对减少,动机斗争过程也逐渐内隐、快捷。

3、自制力增强

青少年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渐增强。此时,他们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原定的目的和计划,能较好地调节自己的激情。行动的理智性比较强,当然有时也表现出冲动。

4、富于坚持精神

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尤其是内抑制功能的发达,以及动机的深刻性和目的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坚持性,不过在这方面,青年人比少年强得多。他们勇于求成,凡事不肯轻易服输,即便受挫,亦不灰心。

五、言行特征

言语和行为特征是表达青少年心理特点的重要标志。它像一面可以折射的透镜,将青少年的内心活动反射出来。

1、成熟的言语表达能力

其主要表现是:青年人的词汇已很丰富,且内容日渐深刻;口语表达中的独白言语趋于完善;书面言语表达基本成熟;内部言语已达到完全“简约化”的水平。

2、行为动机、表现上的成年型,行为控制上的童年型

他们要求完全摆脱成人干预,独立行事;要求社会承认他们行为的社会价值;要求两性交往、恋爱等。

六、性心理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生理机能的成熟,其性意识也开始觉醒,性心理的发展随年龄的升高而变化。在这变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相应的心理特点。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包皮患者手术心理特点分析
包皮患者手术心理特点分析
医务工作者主动给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利于从认识、感觉、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调动手术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手术前的患者以平和的心态,轻松走进手术室;使手术中的患者情绪稳定,体征正常,能很好地配合手术;做完手术的患者回家后能按照我们的家庭护理...[详细]
发布于 2019-01-10

最新推荐

初一孩子心情不好怎么缓解
初一孩子心情不好可能与学业压力、社交困扰、青春期变化、家庭环境、自我认知冲突有关,可通过情绪管理训练、亲子沟通优化、兴趣培养、专业支持和作息调整改善。1、学业压力:初中课程难度提升和考试频率增加容易引发焦虑。每天安排30分钟分段式学习计划,...[详细]
2025-05-17 16:36
初一孩子老是心情不好怎么办呢
初一孩子心情不好可能与青春期生理变化、学业压力、社交困扰、家庭环境及自我认知冲突有关,可通过情绪管理训练、调整学习节奏、改善亲子沟通、培养兴趣爱好及必要时心理咨询介入改善。1、生理变化:青春期激素波动直接影响情绪稳定性,大脑前额叶发育未成熟...[详细]
2025-05-17 16:35
发现女儿早恋了该怎么办
发现女儿早恋需要理性应对,关键在于沟通引导、建立信任、明确界限、关注心理、家校协作。1、沟通引导:早恋多源于青春期情感萌动或家庭情感缺失。避免直接否定,选择非正式场合如散步时开启对话,用"最近和同学相处如何"等开放式提问了解情况。倾听时保持...[详细]
2025-05-17 16:27
发现自己女儿早恋了怎么办
青春期早恋是心理发展常见现象,需要家长理性应对,关键在于沟通引导、建立信任、明确界限、关注心理需求、预防风险。1、沟通引导:早恋多源于青春期情感萌动与同伴影响。避免直接否定,选择非正式场合开启对话,如"最近和同学相处如何"切入话题。倾听孩子...[详细]
2025-05-17 16:26
发现自己的女儿早恋该怎么办呢
女儿早恋需要家长理性应对,关键在于沟通引导、建立信任、设定界限、关注心理、预防风险。1、沟通引导:早恋多源于青春期情感需求或同伴影响,避免直接否定。选择轻松场合开启对话,如“最近和同学相处如何”切入话题,倾听孩子对情感的理解。分享自身青春期...[详细]
2025-05-17 16:25
发现自己女儿早恋怎么沟通
发现女儿早恋需要采取理解、倾听、引导的沟通策略,具体方法包括建立信任关系、明确沟通目标、传递正确价值观、设定合理界限、关注心理健康。1、建立信任:早恋行为往往源于青春期情感需求,强硬制止可能破坏亲子关系。家长需先通过日常对话展现接纳态度,例...[详细]
2025-05-17 16:24
发现自己的女儿早恋怎么办
女儿早恋可能由青春期心理需求、家庭情感缺失、同伴影响、媒体信息刺激、自我认同探索引起,应对方法包括开放沟通、设定界限、情感教育、兴趣转移、专业支持。1、心理需求:青春期性意识觉醒是正常发展过程,荷尔蒙变化促使青少年对异性产生好奇。避免直接否...[详细]
2025-05-17 16:22